年味傳承:共制傳統(tǒng)年料角仔 香飄四溢迎新春
是廣東民間的一種大眾化小吃
每逢春節(jié)前
不少家庭都會制作這一新年傳統(tǒng)美食
大家分工合作
歡聲笑語間
濃濃的年味也隨之彌漫開來

在沈所鎮(zhèn)興仁村陳志鳳家里,一早就熱鬧起來了,夫妻倆組織起家庭成員們開始做角仔。只見她熟練地往面粉里加入花生油、雞蛋和燒熱的水,攪拌均勻后來回揉搓,進行面團醒發(fā),并把準備好的花生、芝麻、白糖拌勻做成餡料。她和丈夫開始搟面皮,用啤酒瓶把面團搟薄,再用模具壓出圓形面片,家里的孩子們就開始包角仔了。 陳志鳳說:“每年過年都要做好多年料,我們還有兩個弟弟三姐妹一起加起來每年至少要做15斤,從剝花生開始然后炒香花生、芝麻,弄碎后與白糖一起攪拌,然后就自己和面搟皮。從小時候開始,人多就是你幫我家做,我?guī)湍慵易?,現(xiàn)在比較少人做了我們就自己三姐妹的小孩做,讓小孩跟著一起做,小孩也慢慢學會了。”

陳志鳳向記者介紹,因為每年家里都要做角仔,隔壁鄰居也會來幫忙,家里的幾個孩子中,男孩子也能得心應(yīng)手地做起來,只見厚薄適中的面皮放在他們手上,餡料像包餃子一樣放入皮內(nèi),捏緊角口,扭出花邊,一只飽滿、花邊精致的油角就做好了,大家圍坐一起,有說有笑,其樂融融,年味也在其間彌漫開來。

鄰居陳思思說:“每年一到包角仔的時候,感覺年味就重了,我們也很懷念這種年味,小時候一直包,包到現(xiàn)在,這么大了也是每年回到家都要包這個角仔?!?/section> 包好的角仔下油鍋炸至金黃后撈起,香飄四溢!新鮮出鍋的角仔金黃飽滿,外形酷似“荷包”,因此被賦予“錢包飽漲”的寓意。酥脆甘甜年味濃!一個個金黃的角仔不僅是舌尖上的酥香,也寄托著市民對新年的美好憧憬。

陳志鳳:“留下來的這種傳統(tǒng),我們一直要延續(xù)下去,做多做少無所謂,就是要做一點讓小孩子知道過年的氣氛,因為這才是過年的味道。”過年啦!
吃角仔啦!
你吃了嗎?
關(guān)閉窗口
打印本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