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朝年間,始興江口出了一個響當(dāng)當(dāng)?shù)牟菝в⑿?,他叫麥鐵杖。
關(guān)于麥鐵杖的事跡,《隋書》中的列傳《麥鐵杖傳》作了詳細(xì)記載:“麥鐵杖,始興人也。驍勇有膂力,日行五百里,走及奔馬,性疏誕使酒,好交游,重信義,每以漁獵為事,不治農(nóng)業(yè)。”短短數(shù)十言,麥鐵杖的勇武形象栩栩如生,躍然紙上,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用現(xiàn)代的話來說,麥鐵杖性情豪爽,喜歡結(jié)交江湖朋友,講究義氣。他與朋友們在一起,常常大碗喝酒,大快吃肉。閑暇之時,他喜歡耍弄刀槍,或背負(fù)弓箭,上山打獵,下河捉魚。麥鐵杖不喜歡耕田種地,他喜歡自由自在不受約束的生活。
麥鐵杖身上有兩項(xiàng)驚人的絕招,一項(xiàng)是他武功高強(qiáng),有萬夫不當(dāng)之勇。一項(xiàng)是他具有長跑冠軍的超級能量,速度奇快,奔走如飛,日行五百里,他可以跟奔馬一較腳力。
年輕時,麥鐵杖糾集一幫游手好閑之徒,聚嘯山林,打家劫舍,或作案犯科,偷盜金銀,在山寨里過得逍遙自在,無拘無束。當(dāng)?shù)毓俑婝滆F杖武功高強(qiáng),難于收服,便向上級官府遞交一紙文書,狀告麥鐵杖稱霸一方,為害民眾,奏請上級及時發(fā)兵支援,蕩平賊寇,將麥鐵杖捉拿歸案。
廣州刺史歐陽大人接到地方的告急文書,率眾親赴始興,捉拿麥鐵杖。歐陽大人精通謀略,智勇兼備,是南疆鼎鼎大名的平亂高手,他平息過地方上的多次叛亂,宰殺捉拿了許多叛賊。賊徒聽到他的名聲,無不驚慌。歐陽大人馬不停蹄趕到始興,立即撒開天羅地網(wǎng),將麥鐵杖捕獲歸案。史書上并沒有記載歐陽大人如何捕獲麥鐵杖的細(xì)節(jié),麥鐵杖不是歐陽大人的對手。我估計(jì),歐陽大人見麥鐵杖勇而無謀,便出奇計(jì)將其擒獲。
歐陽大人見麥鐵杖身材魁梧,一身功夫,憐其勇武,并沒有將他問斬,而是將他及同伙解往京城建康(南京)。麥鐵杖被淪落為官府的奴仆,被迫從事各種苦役。麥鐵杖相貌堂堂,身材出眾,氣度不凡,被政府高官相中,將其編入王宮的仗義隊(duì),專門替皇帝執(zhí)掌御傘。
陳朝皇帝叫陳叔寶,他是一個末代風(fēng)流皇帝,整天在宮中淫樂,生活糜爛,寵信美女,不思朝政,每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。陳叔寶不是做皇帝的料,可他卻滿腹才情,詩文俱佳,他在位時寫的《玉樹后庭花》,便已傳唱天下,其詩云:“麗宇芳林對高閣,新裝艷質(zhì)本傾城。映日凝嬌乍不進(jìn),出帷含態(tài)笑相迎。妖姬臉?biāo)苹ê?,玉樹流光照后庭?;ㄩ_花落不長久,落紅滿地歸寂中。”
就這樣,麥鐵杖每天在陳叔寶身邊侍君執(zhí)傘,過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時光??墒?,時間一久,麥鐵杖又露出了廬山真面目,他到底是個強(qiáng)盜出身,出手闊綽,喜好酒肉,每天按時上下班,收入有限,生活也沒有波瀾,他悶得夠慌。麥鐵杖實(shí)在忍不住了,心生一計(jì),動了歪腦筋,重新江湖,暗中做賊,做起了偷盜的營生。麥鐵杖白天上班,為皇帝執(zhí)傘。為了避免耳目,他選擇到八十公里開外的南徐州城作案。夜晚,他風(fēng)風(fēng)火火直到南徐州城下,飛身越墻而入,大膽搶劫偷盜。盜竊完畢,他居然在第二天天亮之前趕回京城皇宮,仍舊為皇帝執(zhí)傘。麥鐵杖自以為手段高明,人不知鬼不覺,連續(xù)作案十?dāng)?shù)次,弄得南徐州城人心惶惶。俗話說:常在河邊走,哪有不濕鞋?某夜,麥鐵杖在實(shí)施作案過程中,被躲在暗處的事主窺見了真容,事主識破了他的身份,知道他是為皇帝執(zhí)傘的武士。很快,麥鐵杖偷盜作案的事被告到京城。朝廷高官們聽說麥鐵杖暗中做賊,一點(diǎn)也不相信,他們一致認(rèn)為,那肯定弄錯了,因?yàn)樗麄兠刻煊H眼看見麥鐵杖在皇帝面前畢恭畢敬地?fù)蝹?,哪有機(jī)會到八十公里外的南徐州作案呢?也有官員說,麥鐵杖出身草莽,行事古怪,說不定真有這樣的超人本事。官員們爭執(zhí)不下,將信將疑。最后,此事驚動了掌管刑獄的吏部尚書蔡徵。蔡大人沉吟一會,說道:“要斷定麥鐵杖是不是作案嫌疑犯,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。”
第二天,蔡大人上朝向皇帝奏明麥鐵杖作案的事?;实勐牶?,竟也不相信。蔡大人趁機(jī)獻(xiàn)策說:“皇上,我們可以大張旗鼓張貼皇榜,明文告示:朝廷有一十萬火急文書,要連夜送往南徐州刺史大人手中,送書之人必須在第二天天亮之前捎回刺史大人的回書。如果能順利完成任務(wù),即重獎白銀一百兩!”
告示一出,轟動京城,老百姓議論紛紛,他們都想將百兩白銀收入囊中,可他們自思無法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(nèi)完成如此特殊任務(wù),不敢輕易揭榜。這個消息傳到麥鐵杖耳中,向來粗魯?shù)乃麤]有想到這是一個圈套,竟不假思索,大喜過望,三步并作兩步,大刺刺地揭下皇榜,只身前往南徐州。麥鐵杖拿回文書后,星夜返加京城。在如水的月光下,麥鐵杖施展輕功,奔走如風(fēng),疾如快馬。他想到天一亮,一百兩白花花的銀兩便可輕易收入腰包,心里美滋滋的。
麥鐵杖果然在第天亮之前趕回京城,當(dāng)他欣喜若狂地向蔡大人繳令時,等候著他的并不是白花花的銀兩,而是軍容整齊、全副武裝的金甲武士,一把把寒光閃閃的刀劍抵住他的周身。麥鐵杖大驚失色。
皇帝端坐在龍椅上,直視麥鐵杖,他“哼”了一聲,對朝廷文武官員開啟了金口:“誰是南徐州作案嫌疑犯,真相大白,不用再費(fèi)心了!”
在鐵的事實(shí)面前,麥鐵杖不得不低下了頭,他主動交待了在南徐州作案的全部過程。
皇帝念及麥鐵杖平日執(zhí)傘的功勞,并沒有將他打入大牢,而是將他苛責(zé)一番,逐出朝廷,永無錄用。
皇帝依舊每天在皇宮里與美女把盞言歡,填詞作賦,懶理朝政。當(dāng)隋朝大軍壓境之時,他自恃擁有長江之險(xiǎn),足以阻擋隋軍的進(jìn)犯。他哪料到,隋軍兵強(qiáng)馬壯,主帥楊素智足多謀,用兵如神。沒撐多久,陳朝都城建康失守,皇帝和他身邊的一眾美女全都成了隋軍的俘虜。陳朝宣告滅亡。
陳朝滅亡之后,江東一帶發(fā)生叛亂。楊素奉旨征討叛軍。這楊素是隋朝開國第一大功臣,功勛卓著,文韜武略,無人能出其右。當(dāng)他率領(lǐng)雄兵征討江東叛亂時,苦于身旁無人熟悉江東的地形,他急需一位能人異士,助他一臂之力,立下大功。左右參將向他推薦了麥鐵杖,說麥鐵杖是一位奇人奇士,可招來軍中重用,為隋軍效力。楊素聽說過麥鐵杖的名頭,令人把他接到軍中聽用。楊素見麥鐵杖相貌堂堂,威風(fēng)凜凜,果然一表人才,心中大喜。他請麥鐵杖渡過江去,聽探叛軍軍情。麥鐵杖也不推辭,一口應(yīng)承。到了月明星稀的夜晚,精通水性的麥鐵杖趁黑摸到江邊,只見他頭戴草環(huán),“撲通”一聲,跳入江中,向?qū)Π队稳?。楊素見麥鐵杖果然神通廣大,每次都能帶回極具價值的情報(bào),對他嘉獎有加。某夜,當(dāng)麥鐵杖正要游上對岸時,被一伙敵軍發(fā)現(xiàn),手無寸鐵的他不幸被擒獲。敵方頭目選派三十名精兵把他押到后方大營審訊,行至半途,五花大綁的麥鐵杖開口求道:“我餓得眼睛發(fā)黑,實(shí)在走不動了,請給我松綁,給我填填肚皮。”軍士們見麥鐵杖一副狼狽相,實(shí)在可憐,放松了警惕,給他松綁,并給了他一些食物。麥鐵杖不動聲色,默默地吃飽之后,虎吼一聲,突然跳將起來,搶先發(fā)難,劈手奪過一位軍士手中的大刀,揮刀即砍。三十多名軍士又驚又怒,紛紛把他圍住,大聲叫罵,要把他亂刀砍死??甥滆F杖武功高強(qiáng),像一只發(fā)了瘋似的猛虎,一刀一個,把三十多次軍士盡數(shù)殺死。麥鐵杖想了想:“我要割下他們的鼻子,以此為證,向楊元帥請功!”麥鐵杖用衣服包好割下的鼻子,游過江北,回到楊素的軍中大帳,向楊素繳令。楊素見了三十多個血肉模糊的鼻子,不由得對麥鐵杖刮目相看。楊素令左右拿出金銀,當(dāng)即獎賞了麥鐵杖。
楊素得到了準(zhǔn)確的情報(bào),調(diào)兵遣將,揮師進(jìn)攻。在虎狼之師的猛攻之下,叛軍很快被平定下來。論功行賞之時,不知是楊素的疏忽,還是他考慮到麥鐵杖是強(qiáng)盜出身,為人不可靠,楊素居然沒有把麥鐵杖的軍功奏報(bào)朝廷。參加平叛的立功將士都得到了封賞,高高興興班師回朝。楊素乘著高頭大馬,隨軍回朝。麥鐵杖緊緊相隨,不離左右。他見了楊素,也不開口。一連數(shù)日,只是緊跟楊素。聰明的楊素見麥鐵杖一直跟隨自己,也不開口說話,他終于恍然大悟,原來麥鐵杖是要引起他的注意,不要忘記了他的軍功。楊素見麥鐵杖如此執(zhí)著,于是補(bǔ)報(bào)了他的軍功。麥鐵杖最后被朝廷錄用,授為儀同三司。麥鐵杖在朝廷謀了一個小官,過上了正兒八經(jīng)的生活。可麥鐵杖性格爽直,加上他目不識丁,覺得做官左右不自在快活,于是他辭官歸隱鄉(xiāng)里。
隋文帝發(fā)兵征討突厥,拜楊素為主帥。楊素想起麥鐵杖的神勇,重新把他召回軍中。麥鐵杖在討伐突厥的戰(zhàn)斗中,不避刀劍,表現(xiàn)神勇,立下赫赫功績,封為開府儀同三司。隋煬帝繼位后,漢王楊諒起兵反叛。楊素奉旨討伐,令麥鐵杖隨軍出征。兩軍對壘,麥鐵杖身先士卒,神勇無敵,叛軍被平定,麥鐵杖封為柱國。后來,麥鐵杖做到了汝南大守,他才開始學(xué)習(xí)法令,加強(qiáng)民治,在他的有效統(tǒng)治下,盜賊絕跡。
有一回,麥鐵杖上朝,同僚考功郞竇威當(dāng)眾取笑他說:“麥?zhǔn)呛涡眨烤褂腥绱似婀值男眨?rdquo;麥鐵杖應(yīng)聲答道:“麥和豆(竇)都是同類,有什么好奇怪的!”眾官見麥鐵杖老大粗出身,居然如此機(jī)智,不得不佩服起來。竇威臉紅耳赤,只好默然而退。
麥鐵杖武功高強(qiáng),對朝廷忠心耿耿,終獲重用,被拜為右屯大將軍。隋朝共設(shè)十二衛(wèi),每衛(wèi)設(shè)立左、右大將軍一人,親統(tǒng)重兵。麥鐵杖手握重兵,位高權(quán)重,備受矚目。
隋煬帝登基后,好大喜功,不斷挑起戰(zhàn)爭。公元612年,隋煬帝舉兵征討高麗。麥鐵杖主動請纓隨軍出征,獲得了隋煬帝的贊許,并任命為先鋒大將。
出征之前,與家人臨別,麥鐵杖對三個兒子慷慨陳詞:“我身受國恩,此番出征,已將生死置之度外。我唯一的心愿就是沖鋒在前,勇猛殺敵。倘若我為國捐軀,你們可以獲得更大的富貴。”
隋軍浩浩蕩蕩開拔到遼東,即與高麗大軍決戰(zhàn)。麥鐵杖指揮先鋒部隊(duì)緊急搭橋渡河。由于時間倉促,隋軍的橋沒有搭好,離岸邊尚有數(shù)丈,高麗大軍便掩殺過來。麥鐵杖見情勢危急,手執(zhí)兵器,虎吼一聲,率先跳入河中,奔走上岸,與敵死戰(zhàn)。高麗大軍源源不斷涌來,箭如飛蝗。隋軍的橋沒有搭好,后續(xù)部隊(duì)不斷,無法擋住高麗大軍。麥鐵杖拼力死戰(zhàn),不肯后退,最后寡不敵眾,戰(zhàn)死在亂軍之中。
隋煬帝得到麥鐵杖的死訊,涕淚交加,哀傷不已。他派使者用重金贖回麥鐵杖的尸骸,舉行了隆重的吊唁儀式,將士們身披重孝,痛哭流淚。麥鐵杖尸骨出殯之時,隋煬帝令大將宇文述等高官親抬麥鐵杖的靈柩,令三軍感動。
隋煬帝下旨表彰了麥鐵杖的功勞,贊其“先登陷陣,節(jié)高義烈”,贈光祿大夫、宿國公,謚武烈。麥鐵杖的三個兒子也得到了厚賞,并加官進(jìn)爵,滿門榮耀。
麥鐵杖的傳奇故事在始興縣代代相傳,我根據(jù)史書的記載和民間傳說,寫下這篇傳奇故事,以便讓更多的讀者了解麥鐵杖的生平事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