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籍之于我,是一種精神的糧食,縱使歷經(jīng)似水流年,我的生活中依然無書不歡。
——題記
【童年 惜書】
童年時,看父親藏書中的《增廣賢文》,打開書的第一頁,只見父親用他蒼勁有力的硬筆書法,在書的扉頁上寫下了這么一句話:
書曰:“要讓我能為您多服務(wù),請珍惜我。”
從此,我便與“書”結(jié)下了不解之緣,開始了我這二十多年以來,與書為伴,與筆共舞的閱讀和寫作時光。
童年時對書籍的珍惜之情,是現(xiàn)在所無法比擬的。那時,不管是每年的上學期也好,還是下學期也罷,每個學期開學之后,交了學費,從學校領(lǐng)回來的所有課本書籍,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,懷著一顆對知識虔誠的心,用報紙或是一些硬紙張之類的,把書籍的首尾封頁用心的包起來,壓好,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書整整齊齊的放入書包當中,生怕一不小心弄臟或是弄卷了自己心愛的書籍。
童年時光,對于書籍總是無比的珍惜,耳畔也曾時常想起父親的諸多叮嚀與教誨,比如有:“書到用時方恨少,老來方悔讀書遲。”和“讀書須用意,一字值千金。”……
【少年 渴書】
對于成長于八九十年代農(nóng)村的我們這一代人來說,那個時候可供我們閱讀的書籍是寥寥無幾的。而那個時候?qū)酿嚳?,只要是自己知道同學、朋友或是村里的人有的書,都會想盡辦法去借來閱讀。那時候看到一個這樣的故事:
說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年輕的時候,覺得自己博覽群書,寫對不少為人稱贊的詩詞歌賦,然后自己的心中也隨之飄飄然了,于是乎,東坡他就寫了一幅這樣的對聯(lián),并貼在了自己的家門口
上聯(lián)是:“識遍天下字;”
下聯(lián)是:“讀盡人間書。”
橫批是:“奇才。”
一日,一游方高僧路過他家門口,看到了他寫的這幅對聯(lián)。頓覺此人也太不謙虛了。于是,進去見了東坡。并問東坡,你真的這么厲害,識遍天下字,讀盡人間書了?
東坡沾沾自喜說:“那是。”于是,游方僧拿出了一本冊子,讓東坡認上面的字,東坡沒有幾個是他認得的。東坡這才知道了自己的膚淺,學海無涯,人外有人。于是,他馬上在之前的對聯(lián)上面加了幾個字,
上聯(lián)改成了:“發(fā)奮識遍天下字。”
下聯(lián)改成了:“立志讀盡人間書。”
橫批改成了:“學成奇才。”
后來東坡謙虛,勤奮,好學,終成于為一代大文豪。
少年時,也幻想著自己未來在文學這條道路上,能有所成績。對于蘇東坡,高之仰止,景行行之。我雖不能至,但心向往之。
于是,把古人的這幅對聯(lián):“喜有兩眼明多交益友,恨無十暇快讀奇書。”寫好,并貼在了自己的房間墻壁上,以此來勉勵自己,勤奮讀書,多讀好書。
只有每逢寒暑假的時候,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空暇時光,快讀奇書,每到這樣的假期,總是會好好利用起來,用心仔細的去讀上十幾二十本各類書籍。
那時,在校住讀的日子,每次回家,每晚幾乎都是手捧著一本書在閱讀,往往是看著看著就睡著了,第二天總是會被父母說我,睡著了也不關(guān)燈,我笑著回答他們,還美其名曰的說這叫:“三更有夢書當枕!”
如饑似渴的讀書,當然也有了些許的回報。每當語文老師把我寫的作文讀給全班同學聽,然后又讀給同年級的隔壁班的同學聽時,那一刻,是我少年時最幸福的時光。
【青年 擇書】
黑德斯說過:“書籍猶如朋友,必須慎重選擇。”
青年時,面對著琳瑯滿眼的書海,我需要有所選擇。畢竟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。怎樣將有限的生命,發(fā)揮到極致,讀一些真正好的書籍,這個需要自己對書去做認真的選擇。
古人說:“書山有路勤為徑,學海無涯苦作舟。”天道酬勤,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自己的勤奮。青年時,許許多多個周末的時間,幾乎都是在圖書室或圖書館度過的。
書讀得多了,就向往著古人說的:“腹有詩書氣自華”的那種境界。
讀一本好書,如同交一個好朋友。擇書的同時,也如同擇友。每一次自己認真選擇,用心閱讀之后的書,我都會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,并寫寫讀書筆記。
【中年 悟書】
時光荏苒,歲月流逝,如今的我,已逐漸步入中年。
隨著網(wǎng)絡(luò)時代的興起與發(fā)達,現(xiàn)在許多人已習慣于網(wǎng)絡(luò)瀏覽或是電子閱讀。而我,依然喜歡讀紙質(zhì)版的書籍。
于書中,于文字中,去感受另一個生命的過往,于作者經(jīng)歷過的故事當中,反觀我自己的生活,從中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。
古人說:“讀書需要有疑,盡信書不如無書。”會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,去感悟書籍,自己覺得書中說的對的,我便會吸取其精華的吸收,自己覺得書中說的不對的,我便會去其糟粕的揚棄。一如:“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桑∑渖普叨鴱闹?,取其不善者而改之?rdquo;
如今,在某個周末陽光的午后,在一本好書,一支筆,一杯青茶,一段動聽或悅耳的音樂的陪伴當中,獨自享受此刻的音樂輕拂,茶香滿懷,書香四溢,便足以陪我度過整個下午的幸福時光。于書中感悟著自己的人生。
“書卷多情似故人,晨昏憂樂每相親。眼前直下三千字,胸次全無一點塵。活水源流隨處滿,東風花柳逐時新。金鞍玉勒尋芳客,未信我廬別有香。”誠如明代著名民族英雄兼詩人于謙在他寫的《觀書》這詩中所說,讀書是一種美好的精神享受。
書籍,之于我,是一種精神的糧食;
讀書,之于我,是一種精神的享受。
心中一直有一個未曾改變的愿望,那便是:
多交益友,友行天下;
常讀好書,書伴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