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年3月我調(diào)馬市鎮(zhèn)政府工作,直到2007年2月調(diào)離,縣城到馬市上上下下走了無數(shù)遍,烏云廟在馬市人算是家喻戶曉,但烏云廟的位置只是大概知道在高水村往縣城方向,差不多到民豐垇的地方,具體準(zhǔn)確位置也不知道在哪里,也沒有見到廟,有關(guān)廟的傳說也沒有聽說過。
2021年建軍節(jié)中午,酣睡中的午覺忽然被微信的響聲吵醒,原來朋友邀我下午去馬市黃田考察烏云廟。我馬上起床,跟隨幾位兄長上馬市,路上聊起才知道,烏云廟在湞江河黃田的那邊,具體位置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去,希望叫上一個當(dāng)?shù)氐娜藥?。我忽然想起種蘿卜的鐘大哥,一打電話過去,爽朗的鐘大哥馬上說:“知道,就在我種蘿卜的地方。然后說,那里的路長滿雜草了,他帶把砍刀過去。
十幾分鐘后,我們到了他說的地方,等了幾分鐘,坑坑洼洼的鄉(xiāng)間小道,聽著一聲嘀嘀,鐘大哥開著一部面包車過來了,一下車提著一把砍刀說,很近的,幾十米就到了,我在前面開開路,你們跟著我開的路來。原來這里以前有一個渡口,以前的河床比較淺,發(fā)洪水時經(jīng)常淹沒對面的323國道。近些年,由于河道挖沙,河床變深,下面有一個電站調(diào)節(jié)了庫容,所以水比較少淹沒對面的公路了。隨著農(nóng)村交通的不斷便利,三十多年前這個渡口就沒人過了,渡口的地方長滿雜草和小灌木,隨著鐘大哥一路開出來的路模,清晰可見,地下是一塊塊肥沃平整的土地,可惜沒人耕種了。
鐘大哥是一個很健談的人,他說原來河邊有一條沿河小道,以前是拉船運貨、上下縣城和南雄的纖夫小道。山腳下小道旁邊有一間小屋就是叫烏云廟,上世紀(jì)六七十年代,大隊在壩上種蘿卜時,還有人在這廟里住,來往上下的人也在這里歇歇腳、拉拉家常、吹吹水。八十年代末,小道沒人走了,廟也坍塌了。
當(dāng)我們走進叢林的時候,里面沒有房子,也看不到坍塌留下的碎瓦片、土堆、石腳的痕跡,只見河道旁邊種了一片竹子,上面是一些雜樹和被松線毛蟲蛀死倒塌的松樹,看上去半山腰有一棵很大的楓樹,鐘大哥說那是當(dāng)年廟后面的風(fēng)水樹,遠看樹干的直徑差不多有一米,他說廟倒塌之后人家整平,種了現(xiàn)在這片竹子,雖然沒有留下一點廟的痕跡,但留下了一片封得挺好、很原始的山林。
鐘大哥一邊說,一邊點起了煙。我們趕緊提醒吸煙要注意防火喲,他樂呵呵的說:放心,我們的工作之一是防止野外用火不出問題。一袋煙功夫,鐘大哥娓娓道來烏云廟的傳說。原來,這里對面是高水村的山,呈月亮型,傳說白天太陽照,晚上月亮照,導(dǎo)致晝夜不分,黃田的村莊變成雞沒有鳴、狗沒有叫,老百姓生活艱苦,面朝黃土背朝天,日做夜做,還是過著死氣沉沉的辛苦日子。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,經(jīng)民間高人指點,在這里做了一間廟,起名烏云廟,意示寓意烏云遮住對面的月光,從此改變黃田這邊日夜不分、四季不分,老百姓做了日頭做月光,拔了茄頭下煙秧,有女不嫁馬市郎的現(xiàn)象。
或許,還真是老天爺?shù)木祛?,從此,黃田村老百姓過上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。馬市鎮(zhèn)的老百姓勤勞、樸實、善良,上造種煙,下造種優(yōu)質(zhì)稻,全鎮(zhèn)4萬農(nóng)村人口在全縣人均存款是最高的,煙葉產(chǎn)量在全省鄉(xiāng)鎮(zhèn)排名第一,成了名副其實的廣東金葉第一鎮(zhèn)的美譽。黃田村的蘿卜遠近聞名,馬市的豆腐遠近聞名,馬市人自食其力,自給自足過上了富裕的生活。馬市的菜糍從所有原材料到加工全部是自己做的,馬市菜糍全賺的佳話也遠近聞名。
鐘大哥,是憨厚、樸實的典型馬市人。
鐘大哥,你辛苦了。